磨床
强化引领带动促进集聚发展优化公共服务 — 博望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创新升级

来源:爱游戏全站登陆    发布时间:2024-03-09 00:23:22

  原标题:强化引领带动,促进集聚发展,优化公共服务 — 博望区推动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助力产业创新升级

  在马鞍山黑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对最新研发生产的精密平面自动磨床做最后的调试,准备销往华南及中东市场。普通精密磨床对材料耗损度高,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该企业团队经过市场调研,投入170多万元,引进国际先进的动态刚性设计理念,对机床系统进行了二次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优化设计了移动部件,实现了三轴数控自动控制,解决了早期传统自动磨床只做单一粗加工的机械运动,实现了一人多机或无人化操作,让磨床精度精确至0.005毫米,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还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我们产品的技术水平已领先国内同行,产品效益得到很大提升,目前产值已达到2000多万元,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

  黑田智能研发精密平面自动磨床,只是博望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博望区持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实施质量品牌建设战略,基地产业内涵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组建3家智能装备、新材料类别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型升级。南京工程学院马鞍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中试基地与区内13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折弯机数控系统和3D铸件打印设备已开始中试;上海交通大学博望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中心重点加强与区内企业在磨床与激光淬火及熔覆方面进行技术对接,合肥工业大学博望自动化智能研究院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徽省机械产品数控化创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通过省级验收。

  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关键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速培育一批质量标杆示范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和区域品牌,推动民营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目前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知名品牌产品33件。

  成立于2002年的东海机床,称得上是博望机床行业的“老大哥”,和博望区其他机床、刃模具企业一样,也曾面临规模不大、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企业做强做优困难重重。为破解企业未来的发展“瓶颈”,博望区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要素配置,完善产业链条,产业发展集聚示范效应不断凸显。

  博望区依托省级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势,注重差异化,大力建设园中园,引导优质非公有制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丹阳工业园承接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奥特佳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数字硅谷博商创道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博望、新市工业园承接南京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转移,津上精密机床、沈阳机床I5智能智造谷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打造功能互补、各具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突破,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促进机床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培育一批行业骨干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积极发挥技术联盟、行业联盟的作用,加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系统集成转型。

  同时,引导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低端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空间,鼓励支持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向标准化厂房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已建投入使用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正在建设面积约20万平方米,节约集约用地近1000亩。

  中亚机床是近年来博望区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家非公有制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产品不断走出国门。与此同时,横亘在企业面前的是进出口的退税难题。

  博望区是一个传统民营经济集聚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7家,亿元以上企业34家。

  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博望区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地、税改红利持续释放,让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有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博望区始终把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推动基地创新升级的重要支撑,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职能转变,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公共服务能力不断的提高。制定全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建设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城市管理、社会事务等集成服务综合窗口,让企业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围绕机床主导产业,在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测试、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设施共享、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服务平台功能优化提升,鼓励基地内客户服务平台向社会开放,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减税减费各项措施,出台扶持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文件,打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的每个“关节”。